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獨角獸(Unicorns)” 通常指在新一輪融資時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技術)創業公司。或者有認為,估值達到10億美元及以上的私營企業。顯然,這是2種不同的定義,不糾結到底何種定義更準確,10億美元的企業估值,無疑成為進入“獨角獸”行業的硬性門檻。
根據36氪在2年前的一篇對O'Reilly Media的創始人兼CEO Tim O'Reilly的文章中,筆者摘取了一段Tim O'Reilly對“獨角獸”理解的一段話“除了這些估值十億獨角獸之外,其實還存在著另一類獨角獸,他們在我們生活中也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或是改變我們的生活,或是曾經讓我們眼前一亮后迅速普及,慢慢我們都把他們當成理所當然。”
按照上面的解釋,不妨假設,相對于旅游電子門票市場的整個中國旅游門票市場,似乎像是“被遺忘”的獨角獸,只是這家獨角獸,并不屬于任何一家公司,也不屬于某種體制,更像是一只等待被“分割”蛋糕。而之所以說是“被遺忘”,并非是“遺忘”的字面意思,只是表達一種被線上流量沖擊所掩蓋的巨大線下流量體的現象。
1筆者嘗試用3個方面的數據來說明一下,線下流量所蘊含的體量到達有多大,以及可能出現的趨勢分析。
筆者根據國家旅游發布的2014和2015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和世界旅游組織對中國2016年旅游業對GDP的預測數據以及相關第三方的數據顯示,按照旅游交易額來分析,2014年、2015年以及預測2016年全國旅游交易額約為66100億元、73400億元、77500億元,其中2014年、2015年以及預測2016年全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額約為3077.9億元、4326.3億元、5420.9億元,占比為4.7%、5.9%和7.0%。而剩下的超過93%的交易額是來自線下,線下的流量來源并非單純來自旅行社(集團),而有可能來自景區的(自然增長)窗口流量。
現在,我們大多數看到的數據,都是在線旅游方面的數據,比如2014年-2015年,機票和住宿的的滲透率分別為59.2%、76.7%和27.3%、36.4%。而旅游電子門票的滲透率更低,在2014年-2016年,相關數據顯示分別為5.5%、7.9%和10.7%,增速相對于機票和住宿的也比較緩慢。特別說明的是,在現有的第三方數據中,彼此的數值差別會比較大,一方面是由于統計的口徑不一致;另一方面,數據獲取的途徑也不經相同,所以,可能會造成從業人員數據視覺方面的誤差。更值得說明的是,現行在線旅游行業的滲透率在算法上,不是除以旅游總體交易額,而是除以在線旅游交易額。其實,現在所謂的滲透率,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某某細分市場占有率,比如,2016年,旅游電子門票市場占有率為10.7%,而非2016年,旅游電子門票市場滲透率為10.7%。由于,業內都“默認”第三方報告中的數據,所以很少見到有人進行指正。
2另外一方面的數據是針對個別有實力的景區,尤其是在2016年掛牌新三板的景區而言。筆者曾簡單分析過9家掛牌新三板景區的數據。很難發現,有哪一家景區的交易渠道是線上渠道交易額更大還是線下旅行社(集團)更有優勢。簡單來看,在2015年5月22日正式掛牌新三板的“中國豫南祿豐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現屬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恐龍谷2016年1-6月、2015年度、2014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為2357.03萬元、4774.65萬元、4247.69萬元;凈利潤分別為765.90萬元、1417.21萬元、1001.04萬元。
在2015年度前5名客戶是:云玉珠寶集團有限公司、文紹輝、同程網、攜程網、云南假日風光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也僅僅分別占比年度銷售的8.69%、2.69%
0.68%、0.21%和0.20%,5家共占年度銷售的12.47%。其中,線上渠道交易額較大的同程和攜程總和也僅僅占年度交易額的0.89%。再來看在2015年12月28日正式掛牌新三板公開轉讓的深圳華強方特。對比分析,在該司發布的2016年1-6月、2015年度、2014年度報告中得知:
華強方特2016年1-6月、2015年度、2014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為143500.60萬元、280492.31萬元、235442.3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8040.16萬元、66373.38萬元、72318.57萬元。
在2015年度前5名的客戶是:南寧青秀山風景名勝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嘉峪關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洛陽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寧鄉溈東新城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和邯鄲市交建漳河開發有限公司。上述公司主要從事旅游景區規劃設計、投資項目建設、開發經營等內容,換句話說,也就是創意設計收入和文化科技主題公園建設收入。再結合2016年上半年披露的財報可見,華強方特連續2年的前5名可用客戶中,居然未出現旅行社(集團)和OTA(在線旅行社),而文化科技主題公園運營管理收入幾乎與創意設計收入持平,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在于,華強方特的主題公園客戶極其分散,或者絕大部分游客自主到景區購票卻不會通過電商或者旅行社渠道購票。
3根據國家旅游局在在2014年和2015年發布的《年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情況的公報》中可見,
2014年、2015年有旅行社分別為26650家和27621家,同比增加3.64%,而在營業利潤方面,同比2014年度下降-29.41%,從業人員同比2014年度減少-2.13%。
來自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新疆、寧夏、河南、浙江等7個省份旅行社數量減少,減幅最大的新疆為4.44%,尤其是河南人口大省和浙江東部旅游發達地區,出現負增長。
總結:
1.在2016年之后,旅游市場在線上的交易額開始出現“縮水”,增幅放緩。一方面是因為2015-2016連續2年資本市場的“寒冬”讓在線旅游的創業者學了“蟄伏”;另一方面,我們看到2016年,尤其是年末Q4季度,眾多(實業)景區開始積極掛牌新三板,以此獲取資本市場的注意,而獲得更多的資本,參與到景區的規劃建設中;其次,我們也應該可以看到,不論是在線旅游企業還是(實業)景區在2016年都有較大的并購、重組事件出現,希望借助此種方式,實現規模和營收的擴大;
2.旅游市場的線上流量開始出現飽和現行,由于移動設備和用戶習慣等而產生的“人口紅利”期的結束,預計近2年內不會出現較大的流量增幅,而線下流量有可能會再次或持續火爆引起在線旅游創業者的關注,線下流量不單純只旅行社(集團)的流量體。經過近3年來,線上與線下的較量,旅游行業的創業者們會發現,在線旅游雖然不完全是互聯網企業,但是卻具有了互聯網基因,這就要將“用戶體驗”與“高效率”時刻放在心里。而旅行社(集團)門店并非是最接近用戶的,而最近用戶的無疑是在資源端的入口處。此外,在2017年初,微信小程序的出現,將線下的流量進一步激活。根據同程旅游發布的春節數據顯示:通過同程小程序進入景區的游客,在小程序上人均停留時長只有57秒,與排隊購票平均5分鐘的時長相比,大大節約了用戶時間。由此,可見,小程序讓在線旅游企業在接近用戶需求方面跟進一步。
*本文作者:梁國慶,執惠專家作者,現任驢媽媽旅游網電子門票研究中心研究員,作品多發布于微信公眾號“旅行茶館”,個人微信:liangzi2015,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