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A 股 IPO 的審核加速勢必伴隨更嚴格的監管——審核周期的縮短,會導致業務沒有夯實的公司失去了先把材料申報到證監會,然后期待漫長審核期內業績可以增長(實在不行再撤材料)的機會。
長期來看,不管美國、香港還是中國 A 股,具有投資價值的,一定是那些基本面可靠并具有良好成長性的公司。或許在短期的二級市場投機潮下,某些公司被暫時推高了股價,但公司長期的持續增長才是王道。
同時,互聯網領域里做 ToC 業務的公司,歷經多年發展也到了籌備 IPO 的階段,業績真實性如何核查也給中介機構及監管部門提出了新的挑戰。但不論如何,大數據年代想造假其實是超乎想象的難,且基本不能得逞,公司越早重視規范化 IPO 過程將越順利。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好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以下,Enjoy:
政策指導,包括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 + 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 簡稱“首發辦法”)
首發辦法的定量標準很少,定性標準很多。需保薦人綜合判斷,對一系列因素進行綜合考量。
明確的問題包括,同業競爭+關聯交易+主營業務+出資+高管任職+內控,都是實質性問題。隱含問題見下:
01
報告期內的業績情況
? 要賺錢,關注目前(報告期內的業績基礎,經得起現在的檢查)和未來(基于前者,去佐證未來)的盈利情況。
? 經得起核查,信服和佐證。
- 5000 多萬利潤,如經不起核查,不清楚,真實性問題有問題,就未必能上市;
- 2000 多萬利潤,但未來有大的發展,高速成長,能符合審核思路,就有可能。
? 排隊問題
- 第一年虧損微利,第二年 500 百萬,第三年 1500 萬,能否排隊? 看是否符合基本保薦要求(報告期內),和未來的發展(報告期外);
- 業績大,如 1 億,完全超額符合要求,比較有利;
- 業績小,1500 萬也可以排隊,但監管機構會更加嚴格+謹慎+往死里查。可能會起大早,趕了晚集。
? 門檻問題
- 創業板扣非 3000 萬。業績基本在 2500 萬以上再申報,更加穩妥;
- 主板 4000 萬以上。
? 2016 年被否決案例
80% 以上業績在 2500 - 3000 萬以上 + 業績下滑 + 波動大。除非,導致下滑因素,得到本質的改善和消除,有逆向的增長。
02
發行人行業的情況
? 要有職業敏感性
化工+石油+風電,對原材料價格敏感,會影響發行人的利益,對 IPO 影響很大。例如,化工行業有幾年輪回的周期問題,價格波動風險大。光伏行業,上市后業績大幅下降,靠補貼等。高鐵行業,國家去產能,導致發行人的銷售下降明顯。
? 發行人的行業前景不明朗,比如農業。
? 市場空間因素,發行人 2 億收入,市場占有率 50%,空間+前景就沒有了。
? 發行人的情況和所屬行業的情況不符,發行人毛利率 50% 超過同行太多。或,同行都下滑,發行人卻增長,如何解釋。
? 發行人行業是被鼓勵的+禁止的+限制的(注意政策動態變化)
例如,發行人全部和部分產品是限制類的,來決定 IPO 難度。2011 - 2012 年消防類企業是鼓勵的,幾年后,變限制類的。
03
財務數據真實性+合理性
? 主板 2 年 3000 萬,創業板 2 年 1000 萬
? 審查路徑
- 直接審查,監管機構現場核查,看單據是否一致 + 確實的證據 + ERP 檢查。核查任務主要靠證監機構。
- 間接審查,反面論證。看合理性,反推真實性。或沒造假,但對真實性有懷疑。如認定造假,3 年不能申報。注意同業競爭對手的舉報。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