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有何意義?如何加強醫療方面的合作?粵港澳大灣區在醫療養老等領域又該如何去做?在昨日的會議上,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原司長、南豐集團行政總裁梁錦松以 《粵港澳大灣區醫療養老及生命科技合作新模式》為題,做了精彩闡述,認為可探索在廣東省內設立若干國際醫療養老試驗區。
建議在廣東省內設立國際醫療養老試驗區
梁錦松說,攜手建設世界級灣區面臨很大的歷史機遇。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大潛力,且其各城市優勢互補,其中廣東9城市的優勢包括全球領先的制造業基地、中國最具創新精神的城市、華南最大商業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廣袤的土地和眾多的人口;香港的優勢在于“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國際人才優勢突出;而澳門擁有全球領先的娛樂會議中心。
梁錦松認為,大灣區醫療養老產業也面臨很大機遇。他指出,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慢性患病人口數量顯著上升,養老將成為中國未來30年的一大社會議題。
中國醫療人均資源仍然匱乏,廣東省人均醫療資源供給大幅提升,但人均醫療資源距其他省市仍有差距,2016年每千常駐人口醫療機構床位數4.23張,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此外,民營醫療機構有很大空間。而廣東省是國內醫院投資最為活躍的地區。
香港具有高效率的醫療體系,國際認可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兩所全球領先的醫學院,與全球醫療體系無縫對接,吸引著國際頂尖醫療人才居住生活。
“大灣區擁有發展醫療健康產業的良好基礎,一直是我國各行業跨境合作的窗口,可借助資本的力量順勢而起,成為醫療健康產業跨境深度整合的開拓者,這需要打破一些政策壁壘。”梁錦松說。
“建議探索在廣東省內設立若干國際醫療養老試驗區。”梁錦松說,在國際醫療養老試驗區內,允許同時使用內地、港澳和先進醫療國家的藥物和技術,允許內地、港澳和國際醫生在試驗區內執業,鼓勵港澳及國際具有先進管理經驗的醫療機構設立分支機構,港澳人才到內地享有快速通關安排,內地醫療數據和香港醫管局的數據對接,香港政府提供的醫療補貼可以在內地醫院使用等。
率先推行國際標準護理人員資格認證
“醫護人員的教育提升是關鍵。”梁錦松說,中國面臨醫護人員的缺乏,尤其是專業養老護理人員的缺乏,可在大灣區內率先推行國際標準的護理人員資格認證及培訓,學員可以輸出到全國。
梁錦松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有條件發展生命科技,香港擁有全球頂尖的生命科技專家、數所知名高等院校、兩所頂尖醫學院,“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國際認可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而內地有龐大的市場,巨大的臨床試驗空間,先進的生命科技實驗室和實驗設施。此外,廣東省擁有國內頂級醫學院集群,香港在中國擁有最多世界頂級大學。
“南豐集團愿助力大灣區生命科技發展,南豐生命科技計劃投入15億美元,主攻創新藥研發、新型醫療器材、生物人工智能、生物實驗室、生命科學孵化器方向。”梁錦松透露。
對話
正在尋求與惠州合作機會
東時記者:剛才您提到,建議探索在廣東省內設立若干國際醫療養老試驗區,惠州的生態環境較好,空間較廣闊,您認為接下來在這一塊是否有發展空間?
梁錦松:肯定有的,惠州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山清水秀,在交通發展后,距離也近了。
國際醫療養老試驗區不僅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機構性的,選擇合適的機構,在建設機構里容許試驗區的政策實施。
試驗區主要的內容就是,容許內地以外的有資質的醫生在這里執業,境外的和國內的藥都能在試驗區使用,里面醫保互通,醫療數據互通,國際醫療養老試驗區對內地和港澳的民眾將有很大好處。此外,有名的,港澳的,國際上有名的,有品牌的醫療機構在這里建立,可推動國內醫療質量標準的提升。
在試驗區框架下,由政府、社會機構、企業多方力量參與,有政策方面的突破,也有私人機構包括民營醫院、投資者的參與,以及兩地的醫療人員,加強培訓是很必要的。
我非常看好粵港澳的合作,內地有很優秀的人才和機構,香港也有很多優勢,兩方面加強合作,對于整個大灣區、整個國家的醫療養老都有很大益處。
東時記者:在惠州有相關投資計劃嗎?
梁錦松:惠州正在打造康養基地,我們集團也在惠州尋找機會,打造醫療養老園區,其實我們在惠州已經開始有所動作,計劃拿下一家二級醫院擴建,為大灣區醫療養老做出應有的貢獻。
此外,我們集團計劃在生物科技早期藥物研發領域在全球投資,若有機會,也會考慮在該領域與惠州合作。
*本文來源:今日惠州網,作者:馮麗均、周智聰,原標題:《擬在惠州建醫療養老園區,香港前“財爺”梁錦松看好惠州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