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退票不停航。隨著疫情形勢的不斷變化,各航司的退票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2月12日,民航局舉行的2020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運輸司司長于彪介紹,截至2月10日,國內外航空公司共辦理免費退票1900多萬張,涉及票面總金額超過200億元。同時,疫情也對航空業造成了影響,春節以來累計旅客運輸量僅為1021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0%,平均客座率不到45%,各航司損失較重。
航企可不退手續費
針對群眾廣泛關注的退票相關問題,民航局也進行了答復。于彪表示,民航局幾次政策出臺均是依據疫情防控需要,屬于在國家聯防聯控統一部署下采取的“應急”舉措。重點是減少出行,而非給已經決定不出行的旅客提供經濟補償。他表示,此前的旅客退票行為屬于“自愿退票”,航空公司可以根據運輸總條件和客票使用條件收取一定的費用。“民航局出臺政策后,航空公司均按照民航局要求,為符合條件的旅客辦理免費退票,但按照‘不溯及既往’的基本原則,航空公司可以不對政策出臺之前的旅客補退手續費。如果航空公司愿意退給這部分旅客,民航局政策也不會禁止。”于彪稱。
他進一步解釋,此次針對學生的免費退改政策,是根據國務院和教育部發布延遲開學的要求,針對學生群體的實際情況出臺的措施,“如果開學日期還要進一步推遲,我們也將及時作出調整”。
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民航局先后四次發布了有關客票退改的通知,1月22日,民航局表示,免費退票政策適用范圍為所有航班;近日,根據各地學校推遲春季開學的實際情況,民航局于2月10日下發通知,延期返校學生可以免費退票或者免費更改到3月31日前,若開學時間進一步推遲,還將順延政策。
國際航線總體平穩運行
疫情形勢不斷變化,我國的國際航線運行狀況也成為群眾關注的焦點。民航局國際司司長梁楠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民航的國際航空運輸遇到嚴重挑戰,不少中外航空公司基于市場商業原因被迫削減航班。“一些限制措施對全球國際航空運輸市場造成了影響,給有國際旅行需求的旅客帶來不便,這其中既包括大量中國公民滯留海外,也包括大量外國公民難以回國。”她稱。
據介紹,從1月31日起,根據外交部收集的海外中國公民求助信息,民航局積極協調國內航空公司安排包機,采取自愿購票原則,陸續從泰國、馬來西亞、日本、越南、菲律賓、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等國接回滯留當地的我國公民,并在相關航班上配備了醫護人員,在登機前和整個飛行過程中均采取了相關防疫措施。截至2月9日,民航局已協調9架次包機接回滯留海外中國公民共1107名。
不過,截至2月11日,已有40余個國家的航空當局對相關組織的倡議給予了積極回復。其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明確,未通過行政命令對航空業務進行限制,并將進行持續評估;美國運輸部已批準國航北京-洛杉磯-舊金山與北京-紐約-華盛頓兩條串飛航線,滿足特殊時期提高中美航班通達效率的短期需求。據悉,目前,中外航空公司繼續運營我國與46個國家之間的710條國際航線,每周客貨航班總班次達2610班,連接六大洲的120個城市。
支持聯合重組、優化運力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據民航局新聞發言人、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熊杰介紹,生產運行方面,航空運輸市場出現負增長現象,1月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01億噸公里,同比下降4.9%。其中,國內航線同比下降7.6%,國際航線同比下降0.2%。同時,航空旅客運輸也呈下降趨勢。據介紹,1月共完成旅客運輸量5060.2萬人次,同比下降5.3%,其中,國內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4401.1萬人次,同比下降7%。
與此同時,于彪也直言,受疫情的影響,加之免費退票政策的作用,民航旅客量大幅下滑,春節以來累計旅客運輸量僅為1021萬人次,比去年春運同期大幅下降了70%,平均客座率不到45%。
盡管受疫情影響“損失慘重”,但該做的防護卻一點都不能少。據民航局飛標司司長朱濤強調,目前已進一步加強航空器通風、消毒,并開展機上健康巡查,明確發熱旅客應急處置流程等防控措施。
為助航企渡過難關,熊杰表示,除了之前宣布的免征航空公司應繳的民航發展基金政策外,民航局還將繼續向國家有關部門積極爭取對民航企業疫情防控的財政補貼政策,同時出臺進一步降低民航企業成本負擔措施;對于執行疫情防控任務飛行的民航企業免收起降費等機場航空性業務收費,以及免收航路費等空管收費,并支持航企根據需要進行聯合重組、優化運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民航安全運行平穩可控。
*本文來源:北京商報,作者:肖瑋、楊卉,原標題:《退票200億 民航減負政策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