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房子2018年就竣工了,我們交錢一年了,到現在都沒拿到房本,也沒有人告訴我開發商到底什么時候可以交房!”家住北京的劉女士在2019年購買了山水文園五期的現房,7月29日,她告訴記者,從2019年的6月等到今年的7月,開發商一拖再拖。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劉女士所交涉的售樓處關門,售樓電話不通,銷售人員也不再回復微信。劉女士手握一張購房協議意向書不知所措。
“開發商不會是跑路了吧?這都裝修好了,屬于爛尾嗎?”劉女士焦急的咨詢了多方人士,但并沒得到準確答復。
劉女士的情況并非個例,同樣在山水文園五期購房的某業主,因為遲遲不能辦理正常購房流程,已在人民網給相關領導留言反應情況。
7月30日,時代周報記者以買房者的身份走訪山水文園五期,發現仍有顧客陸續來看房,房產中介勸誡記者,如果買房不建議買五期的信房,可以考慮一、二、三、四期的二手房。
追問之下,房產中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五期房屋做不了網簽,因為山水文園五期的“房產五證”中卻少一張證件,即使購房人交完房屋全款,也無法取得相應的不動產權證。
在上述問題背后,山水文園集團的整體發展眼下也不容樂觀。
據北京產權交易所7月22日披露,北京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底價72317萬元,轉讓100%股權。公開信息顯示,該酒店的轉讓方上饒市山水文思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德科雷聲裝飾有限公司,均與山水文園有關聯。
山水文園似乎正在打一場艱難的資金鏈之戰。
盲目擴張隱憂
7月29日下午,山水文園離職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2016年,山水文園五期被抵押給長城信托,總借款金額約38億元。此次抵押也是造成業主們不能進行網簽的原因之一。抵押后,集團就開始多元化發展,走地產+文旅的路。為此,集團簽了美國六旗品牌的獨家使用權,并且宣稱要做到5年15鎮,規劃里面包括浙江海鹽,重慶壁山,婺源,崇明,南京等,當時集團對內部稱要做山水大事。
自此,山水文園開始了一場為夢想的長跑。
上述離職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老板有夢想,但是經營不能光講情懷,現在山水文園的不少項目其實屬于白搭錢。”
2014年6月,山水文園集團在京津冀板塊投資300億元,打造第一個“山水六旗小鎮”,該項目包含了主題公園、抗衰老機構、醫療機構等五大板塊。僅抗衰老機構一項,就計劃引入干細胞、瑜珈、心理學、道家養生等所有中西文化能融合的概念。山水文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轍趁機推出了121計劃,他對外表示,讓每一個人都活到121歲。
按照李轍當時的預計,這個項目的年客流量將達到500萬左右,實現輻射全國乃至亞洲地區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然而,該項目最終不了了之。
此后,山水文園集團在海鹽拿下15宗國有土地使用權,著手打造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的“山水六旗度假區”。與京津冀板塊相同,這個計劃總投資同樣是300億元,2016年開工,預計2019年開園。
但是,文旅業務高速擴張的同時,山水文園的主業,住宅業務卻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狀態,集團現金流承壓,最終導致海鹽山水六旗樂園也被叫停。
7月31日,一位不具名業內專家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文旅的盈利模式是前期投入,后期盈利。顯然,對于第一個文旅項目,山水文園運營不足兩年,仍處于投入大于產出的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為了引進美國六旗集團,山水文園買下了對方在國內的唯一合作權,每年需要付給六旗方面6000萬美元品牌費用,約合人民幣4億元。也就是說,從2015年至今,無論項目進展如何,山水文園都要支付“版權費”。
據媒體報道,從2018年第四季度開始,山水文園已無法支付主題公園獨家版權使用費。1月10日,作為山水文園“獨家合作伙伴”六旗娛樂公告稱,山水文園應向六旗集團支付的費用出現違約,六旗集團已根據協議向山水文園發送正式的付款違約通知。這似乎也向外界說明了,山水文園的資金鏈已處于緊繃的狀態。
6月2日,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出現在嘉興海鹽縣,簽署招商合作協議,打造杭州灣融創文旅城,最終接盤了山水文園的海鹽項目。
2019年12月底,業內流傳出一份山水文園內部裁員文件稱:“集團公司只留65人,大部分同事將離職,離職同事工資開到12月30日,給n+1或n+2的補償(根據工齡)。留下的65人,自1月1日起開30%工資,開到6月30日,后續根據公司狀況待定。”
據了解,山水文園集團總部擁有超700員工。若此次裁員總部公司計劃只留65人,那么,僅公司的總部裁掉的人數就高達600多人。
裁員計劃被曝光后,李轍曾對外表示,“公司正在布局整體股權合作重組和局部重組,正在推進用我們的IP、策研等核心力量與大型央企合作。”
上述山水文園離職員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雖然公司大力發展文旅小鎮,但并無實際的業務支撐去開發,屬于地基未穩便起高樓的現象。
“地產項目就那么幾個還賣不動了,錢從哪兒來,之前都給員工減薪了。”該離職員工表示。
可以看到,文旅項目已內耗了山水文園集團過多的資金。
7月29日,有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2020年初,六旗娛樂的一紙催款公告,或許從側面印證了山水文園的自救失敗。
上半年破產房企228家
其實,遭遇資金鏈滑鐵盧的不止山水文園一家。自2019年初,房企們似乎都慢慢開始步入水逆期。
2019年6月17日中午,上市公司ST銀億(000981.SZ)發布公告稱,銀億集團、銀億控股已于2019年6月14日向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整。
2019年10月,三盛宏業集團無法向員工兌現公司理財。隨后,三盛宏業因涉及交叉違約條款被中誠信托查封旗下資產,并宣布該信托計劃提前結束。
2019年,五洲國際、新光集團等先后被爆出資金鏈危機。
公開資料顯示,2018-2019年上半年分別有177家、235家房企破產。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房企的破產數量已達228家。
7月31日,同策研究院肖云祥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這些房企破產原因多為負債過高、資金鏈破裂。中小房企自身薄弱環節較多,加之缺乏一定的危機意識和戰略規劃,疊加疫情帶來的銷售回款聚減,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劇,很多中小房企自然會撐不下去,資金斷裂。
肖云祥表示,在疫情過后,國內融資環境出現明顯改善,對急需資金的中小房企來說,應抓住融資窗口期,抓緊時機安排融資規劃。在投資布局上,在做好基本盤的同時,敢于下沉和走出去,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獲取更多市場份額。
7月31日,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的情況距離房企加劇洗牌還有一定時間,同時,目前的這個貨幣政策相對寬松,利率下調,對很多房企來講,應該說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機會。
7月30日,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隨著調控政策常態化疊加今年疫情的影響,房企生存壓力加大,尤其對于中小房企來說生存環境更加艱難,甚至一些大型房企也在行業洗牌的過程中被淘汰。大量房企的破產,也意味著新一輪的洗牌正在開啟。在行業競爭力、產品力以及融資能力等方面,中小型房企都難以和頭部房企相比,大量的中小房企或將面臨被淘汰。同時,未來房地產行業也不再是單單以規模擴張取勝,將會在產品做精做細上有著更高的要求。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作者:劉帥,原標題:《押寶文旅荒廢住宅 山水文園盲目擴張顯資金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