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沉重打擊下,文旅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使命,也正加緊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9月12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承辦,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廣東省旅游協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協辦的2020廣東文化和旅游產業投融資對接會(以下簡稱“廣東對接會”)在廣州舉行。
這是廣東對接會走過的第四個年頭,自2017年創辦以來,其在解決企業融資需求、促進文旅投資和產業發展上逐漸顯示成效,得到了文旅業界的廣泛認可和贊譽。今年,文旅、金融領域的專家學者繼續齊聚廣州,以真知灼見賦能交流對接。
大會期間,廣東省旅游協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訪了多位嘉賓,他們紛紛點贊廣東對接會,并為大會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寶貴意見。
受訪嘉賓
張文廣: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陳少峰: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張志兵:廣東省旅游協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總經理、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董事長
朱勝萱:鄉伴文旅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謝 翅:好好生活創始人、賽博文旅董事長
王 旭:SMART智慧度假產業平臺秘書長
吳 彤:華僑城旅游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劉照慧:執惠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
作為廣東對接會連續兩年的承辦、協辦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廣東省旅游協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總經理、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董事長張志兵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行業遭受重創,文旅行業應該是首當其沖的。我們通過走訪調研,發現許多文旅企業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特別是有一些資金、資本服務方面的迫切需求。今年共有全國17個省市向我們報送了項目,而且省外項目占到三分之一以上,說明廣東對接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得到了大家積極廣泛的響應。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也將繼續發揮媒體、智庫、數據、交易的全鏈條優勢,辦好廣東對接會,努力服務產業、服務社會,為整個文旅行業的振興復蘇發展提供動力。”
今年,吉林省、黑龍江省的文旅部門負責人也全程參與了廣東對接會。其中,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文廣表示:“吉林省參加本次廣東對接會首先是來學習和觀摩的。因為在疫情下,對文旅企業的幫助是政府當前很重要的工作方向。廣東對接會已辦了四年,做得是非常好的。從這幾年開始,我覺得廣東對接會不僅僅是在域內而且已經擴展到全國了,吉林省也有項目參加到本次對接會。所以我們也想把這些經驗拿回吉林,去策劃和設計這樣的一些活動和會議,希望給行業和市場一個核心的信號——文化和旅游業還是大有可為的,希望大家能夠樹立信心。”
在張文廣看來,文旅是一個范圍很寬的領域,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介入、共同推動行業發展。它不僅僅需要政府,也需要企業和市場主體,更需要大量的中介組織發揮作用。“尤其是像廣東省旅游協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這樣的專業組織,可以發揮很好的效能。一方面,它可以把一些政策、資源進行打包整合;另一方面,它直接面向企業。”因此,張文廣表示:“專委會的成立還是很有必要,我對其未來的工作前景還是很看好的。”
同時,應邀出席本次大會的還有廣東省旅游協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下設的“廣東文旅產融智庫”的10位專家,他們帶來了不少干貨分享與獨到見解。其中,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少峰教授表示:“廣東對接會作為一個智庫跟企業家之間以及行業人員之間的交流平臺,它的作用在于促進觀念的碰撞,產生一種更好的思考模式。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也需要有一些具體的落地成果,所以我希望將來能夠在大灣區,比如在廣州做一個投融資產業基地,把它進一步落地化,然后在互聯網上舉辦更多的對接活動,效果會更好。”
除了智庫專家外,來自專委會成員單位的多位嘉賓強力助陣,共建共享廣東對接會的交流平臺。鄉伴文旅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朱勝萱感覺“終于有人開始來做這件事了”。他表示,大家這么多年都在開峰會、開論壇、做招商,但是沒有從產業的投融資板塊來切入,而廣東對接會依托專委會把不同的人員、資源鏈接起來,整體給人的印象挺好的,“就像我今天一做完演講,就有很多企業人員來加了我的微信,可能他在某個領域里一直有想做的事情,但一直找不到適合的人,現在廣東對接會就提供了渠道和機會。”同時,他也希望未來的廣東對接會可以“拉長”成為常態化,并從廣東跨到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對接更多的省外企業和資源。
好好生活創始人、賽博文旅董事長謝翅也提到:“如果有機會,或許可以把這樣的展會放到豐富的場景中去舉辦,這也有可能是我們文旅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如果到場景中去,有可能會更具有創意。比如去最美的田園里面、去山水之間,因為參會是工作,是交流,也是度假,其實這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此外,廣東對接會的分會場還可以選擇粵港澳大灣區中一些比較成功的項目的所在地舉辦,我相信效果會更好。”
SMART度假產業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王旭在分享豐富辦會經驗的同時,也給予了廣東對接會一些思考:“以SMART發起主辦的博鰲文博會為例,我們之所以能把這個會做好,恰恰因為我們會非常關注‘以會為始’——所有參會的人可以形成哪些后續合作,如何能讓大家持續地保持這種產業生態的交流互動。廣東對接會可以繼續激發大家去共創的一些東西;同時也考慮每一場平行論壇都有一個負責單位,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這也是群體智慧的一個體現。”
執惠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劉照慧也表示:“廣東對接會是一個大平臺,有更多的目的地項目和資源,能夠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文旅得到更快的發展。執惠作為文旅垂直媒體加入專委會后,希望在未來的項目對接、資金匯集和人才培育等各個層面,都能積極發揮自己的專業力量,共同將平臺做得越來越好。”
大會的主旋律仍在合作對接上,投資機構是其中的關鍵角色。華僑城旅游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吳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以前文旅的三要素:資源、資本、人才,是非常割裂的,有資源的人根本不知道資本和人才在哪,人才也不知道應該去給誰效力,資本方也不知道有哪些好的投資方向和投資目標。所以在很多時候,這三要素真正完美融合的項目很少。現在廣東對接會其實就是把這三點給融合在一起了。我覺得廣東對接會是一屆比一屆辦得好。很多文旅業界的專家學者、政府人員等在會上能夠有很多來自于知識、經驗、對行業感悟的碰撞,同時又形成了非常重要的認知趨同。這種認知趨同帶來的是大家整個信息的方向性變得趨同,最終形成一種共識——資本方、政府方、資源方、人才都朝著一個方向看。在交互的過程中,以前的信息不對稱也在被打破,大家很容易能夠為一個具體的事情形成一種共識,從而把事情做成。我覺得這就是廣東對接會最大的作用。未來,廣東對接會不斷辦下去,三要素在經濟活躍的廣東都不缺,只要能夠把它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廣東對接會的價值將會非常大。”
專訪期間,多位文旅業界的專家學者都對廣東對接會提出了新的期盼,大會組委會表示,將不斷創新,逐步建立起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文旅產融結合長效機制,同時依托廣東省旅游協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深度聚合優勢、專業的資本、智力和資源,舉辦非遺、文創、產業園區等多場文旅融合細分主題活動,并在全年組織常態化項目路演活動,將產融對接向細分領域縱深推進,打造“永不落幕”的廣東對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