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執惠攜手業內數十位一線大咖,聯合國內外重點文旅行業協會、釘釘以及阿里淘寶大學,為文旅企業免費推出60期文旅一線大咖公益課直播。
直播課程橫向涵蓋產業分析、旅游金融、目的地、文旅綜合體、資本市場、文旅科技、文旅營銷、主題公園、酒店民宿、景區、文創等20余個領域,縱向覆蓋一個個細分項目和細分領域、直至產業鏈的深剖分析。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免疫力,是抗御及奮進之力,希望持續為文旅業者、企業“戰疫”前行提供更多助力。我們希望就此重啟按鍵,蓄力、前進,共同完成一次蛻變。
知識戰“疫”,共克時艱。待到寒冬褪盡,共迎產業之春。
文旅大咖公益課直播第二十四期課程,我們邀請到了東方文都總經理、東方融利總經理、東方文旅聯盟秘書長、永昌威秀CEO楊朵軼帶來《中國文旅再出發——重生、希望、信仰》主題分享。
楊朵軼表示,本次疫情政府重視程度高,操作手段凌厲,若能將疫情壓制在屬于旅游傳統淡季的一季度之內,再加上陸續出臺的地方政府扶持政策、國家行業扶持政策,包括稅費減免、信貸支持等,實際影響可能并不會太大。但如果不利影響持續到二季度甚至三季度,考慮到乘數效應,對國民經濟尤其是文旅產業的影響就會變得非常大。從目前情況看,這種可能性存在,因此疫情的走勢和持續時間就成為關鍵性因素。
楊朵軼認為,讓文旅企業活下去的方案只有一個,就是獲得現金流,無論是通過融資、投資還是運營。國家和地方政府會有一些政策出臺,比如說稅費的減免,比如說質保金的返還,但對于旅游業每天大約180億元的損失而言,這只是杯水車薪。
楊朵軼表示,疫情帶來的改變,對文旅企業而言,并非全是壞事。
從產業角度的宏觀層面來說,首先就是文旅產業提前洗牌。此前太多的投資商進入新消費產業,太多的地產商和傳統產業制造商存在轉型需求,玩家膨脹魚龍混雜的局面導致中國文旅產業一定會面臨一次洗牌,只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洗牌的節點變早了。
其次是習慣的改變。線上會議成為當下主流,在許多企業復工的首日,釘釘、企業微信、騰訊會議等適合遠程辦公的App下載量飆升至App Store榜單前列,至今它們仍保持著這樣的戰績。此外,在這次疫情中,在線產業和科技應用,景區虛擬旅游場景,旅游直播互動,實現文旅消費線上與線下的互動。很多旅游企業做出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比如騰訊推出的博物館APP已涵蓋500家線上博物館;云南省啟動“游云南”APP,實現了手機游云南美景等等。
第三,與“健康”和“線上”兩個主題相關聯的行業客戶數、收益顯著增加。疫情之后,旅游消費者的需求在文旅融合的大前提下,更關注自然康養和環保,除了觀賞和娛樂等基礎需求外,安全和健康會成為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文旅產品的供給,在注重體驗的同時,會更多地融合環保和康養的概念與內容。
同時,工作和學習之外,線上娛樂也獲得高幅增長。疫情爆發后,和平精英、王者榮耀、芒果TV、小紅書、B站等App接連發生短時間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與線下業態百業待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線上娛樂、生鮮電商等宅經濟也在疫情期間逆勢上揚。
楊朵軼表示,文旅企業要具備勇氣。勇氣是什么?像海明威所說,“勇氣,就是優雅地面對壓力”。對疫情的隔離不等于對經營的放棄,更不等于對業績的放棄。文旅是制造快樂的產業,因此更需要企業在面對困境時具備勇敢與堅毅,保持樂觀的態度,化壓力為動力,短暫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此外,我們還要帶著樂觀的心態回歸疫情對中國文旅產業的影響分析。短期來看,旅游和娛樂的需求會被疫情全面壓制,但從中長期來看,由于旅游和娛樂需求已成為全民剛需,這個趨勢并不會因為這次疫情的沖擊而得到方向性的改變。而樂觀的基礎是國家的基本面依然向好,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有條件去追求,這也是文旅發展的信心來源。
楊朵軼進一步表示,文旅產業會有清晰的脈絡走向,短暫的停滯甚至倒退,并不會阻擋持續向前的腳步,因為我們每一個文旅人心懷對晴朗的期待,對事業的熱愛。時代進步是允許出現曲折甚至是局部倒退的,但是時代前行的大方向卻從不會出錯。經過這場疫情,文旅產業重新洗牌,“劣幣驅良幣”的現象得以消除,一切虛妄的價值都會被打回原形,實現價值回歸。對于文旅產業而言,2020年是最有挑戰,但同時也是最有希望實現涅槃重生的一年。
楊朵軼認為,疫情過后,文旅要以“新”賦能。
第一方法是對“老旅游”的繼承和改造,比如當下很多實體書店被改造成了文化空間,成為商業綜合體、文旅小鎮、度假區,甚至景區中的核心業態;
第二個方法是創新,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跨界與整合。跨界包括品牌的跨界、內容的跨界、產品的跨界等等。跨界應該強調兩個“性”:互補性、互助性,玩轉跨界本質上就是要實現1+1>2的效果。他認為,應該用六個維度解決,即:渠道融合、品牌協同、業務聯動、界限打破、創新IP、挑戰未知。因為它未知,所以充滿魅力,所以要挑戰它,這是玩轉跨界的一個終極意義。“跨界‘旅游+’和跨界旅游家都仍然任重道遠,我們既要看到沿途的風景,也要體會到道阻且艱。”
楊朵軼進一步表示,文旅企業要借助資本力量。任何生意都是金融,任何商業模式的實質也都是金融,包括文旅產業,萬變不離其宗。理解了這一點,即使模式和過程再復雜,也能一眼看穿。
他認為,旅游業現金流好,消費端和上下游之間的現金流動很具活力,但除去與地產相關聯的內容,相對體量較小,在體系上屬于輕資產和服務業。輕資產的產業在目前的金融體系里,其實并不容易獲得融資支持,這次又遭遇疫情的打擊,上下游現金流突然出現中斷,更加放大了文旅企業在融資層面上缺乏有效金融支撐的弊端。
在他看來,這個問題直指文旅企業遭遇突發情況時的困境根源,不是文旅方向性的問題,而是中小文旅企業熬不住沒有收入、只有支出的現實問題。這個問題只靠產業自救和自我修復,其難度是極其巨大的,如果不能建立起對抗風險的機制和有效的金融對接平臺,每一次的天災人禍,都會繼續沖擊文旅產業。
楊朵軼表示,融合讓內容更精彩,跨界讓視野更開闊。危機是“危險”與“機遇”并存的時間周期,要保持敏銳和樂觀,并且始終風雨兼程。“詩與遠方”,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