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近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外長記者會上宣布推出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對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及跨境人員往來便利化提出了切實可行的“中國方案”。而自疫情出現以來,出入境游就一直處于停滯狀態。隨著疫苗的逐步普及,以及“國際旅行健康證明”的上線,或將加快出入境游相關的旅游行業走向復蘇。
為中國公民國際出行提供便利
記者了解到,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是一種綜合性證明,展示持有人的核酸、血清IgG抗體檢測結果及疫苗接種情況等。健康證明內含加密二維碼,以供各國相關部門驗真并讀取個人相關信息。除電子化展示外,還可以打印生成紙質版。
3月8日,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微信小程序已經正式上線。記者發現,只要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防疫健康碼國際版”或掃描官方二維碼,就可進入相應界面,然后點擊“查看及出示國際旅行健康證明”進行實名認證,最后生成健康證明。這一過程中需要填寫身份證、護照號碼等信息。
據介紹,疫情常態化乃至后疫情時代,健康因素在國際人員往來中的重要性將更為凸顯。在不久的將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達成健康證明互認安排,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將在推動跨國人員健康、安全、有序往來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中國公民“行走天下”提供堅實保障。
根據《環球時報》報道,3月8日,以色列新任駐華大使潘綺瑞已在記者見面會上表達了與中國“疫苗互認”的意愿。
多國計劃推出“疫苗護照”等政策
自全球疫情蔓延以來,旅游行業普遍受到沖擊,尤其對依賴旅游業的國家帶來了較大影響。以泰國為例,去年3月,泰國開始禁止外國游客入境。疫情出現后,前往普吉島這個熱門旅游地的游客數量,從每天4萬到5萬驟降至數百人。
為了加速旅游業復蘇,泰國近期宣布推出了“游艇隔離”政策,前往泰國的外國游客,可在游艇上度過為期兩周的新冠疫情強制隔離期。泰國政府希望這一新舉措將會為游艇旅游業帶來18億泰銖(約合人民幣3.8億)的收入,從而振興該國因疫情備受打擊的旅游業。在此之前,泰國還于1月推出了“高爾夫隔離”政策,以及“護照疫苗”政策,即外籍人員攜疫苗接種證明與新冠檢測證明,入境泰國將縮短隔離期至7天。
除了泰國,還有不少國家為促進跨境人員安全流動推出了相關政策。根據媒體報道,韓國防疫部門官員曾對外表示,目前韓國政府正在考慮推行“疫苗護照”,未來可能會給本國接種過疫苗的人群,頒發“疫苗護照”,同時對持有“疫苗護照”的入境人員,實施免除隔離等。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透露,正在和有意愿開放“疫苗護照”的國家進行協商,希望能夠互相承認彼此的“疫苗護照”。
此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于近日表態稱,計劃在本月末上線“電子疫苗護照”。不過,該計劃是否能夠順利進行,還要看歐盟各成員國的態度,并且是否愿意互相承認公民的疫苗接種證明。
東亞、東南亞等短途國際旅行有望率先復蘇
對于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的上線,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致寧認為,“國際旅行健康證明”的推出對于我國出境和入境兩大旅游市場將產生重大利好,以東亞、東南亞為目的地的短途國際旅行有望在年內迎來率先復蘇。隨著疫苗的廣泛應用,以及政策“靴子”逐漸落地,短途國際旅行市場或將在明年春天進一步升溫,以歐洲、美洲為目的地的長途國際旅行有望迎來復蘇的苗頭。
他指出,從宏觀市場來看,根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旅游業收入損失1.3萬億美元,成為“旅游業歷史上最糟糕年份”。隨著2021年“國際旅行健康證明”、疫苗接種信息互認等舉措的推出,國際旅游市場有望迎來加速反彈的轉折點。從企業角度來看,“國際旅行健康證明”等舉措的推出,將為旅游企業帶來更大的機遇和市場。
重慶中旅集團總經理廖偉表示,今年3月以來,國際疫情出現了放緩趨勢,再加上疫苗的逐步普及,都為跨境出行提供了先期條件。從公開信息來看,多個國家都在計劃推出國際健康證明,一旦廣泛落地,不僅能夠促進國際旅行復蘇,還將帶動各國經濟運行。從提出到落地實施,這中間有一個過程,預計最快在今年7、8月份的暑期出行旺季,國內游客有望實現出境游。
在他看來,目前國際健康證明還在初期階段,例如證明有效期、互認國家范圍等細節尚不完善。同時,這一政策依賴于疫情在全球的發展,如果目的地國家出現了病毒變異或大規模流行,有可能導致接種了疫苗的游客依然存在健康風險。這些突發情況的存在,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盡快制定相應的對策。從這一點出發來看,今后的國際旅游將與以往有著較大的不同,游客考慮的因素會更為綜合,這就要求當地除了提供美景和豐富的游樂體驗,安全的環境也格外重要。
*本文來源:上游新聞,作者:唐小堞,原標題:《中國版“國際旅行健康證明”上線,離出入境游恢復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