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這兩年,大家聽得很多的一個詞是“內卷”, “內卷”本來是個學術用語,最早在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判斷力批判》一書中使用,后來被泛化為一類文化模式達到了某種最終的形態以后,既沒有辦法穩定下來,也沒有辦法轉變為新的形態,而只能不斷地在內部變得更加復雜的現象。現指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貨膨脹”。這兩天《財經十一人》出了一篇文章,系統盤點了十大內卷行業,我看了下,文旅業占比最高,如果仔細看,文旅基本占了半壁江山。
文章選擇了上市公司最為評選目標,上市公司是各行業最優秀的企業代表。如果某行業中虧損公司占比很高,就說明該行業的發展遇到了困難。如果行業中很大比例的公司難以盈利,就可以認為這個行業非常“內卷”。而且,虧損公司的占比越大,行業就越卷。所以,可以用某行業上市公司中虧損企業的占比做為一個指標,來衡量該行業的“內卷程度”。文章用了一個公式, “內卷度”=虧損的上市公司數量/行業上市公司總數。具體過程如下:第一步,利用中報“營業利潤”數據,得到行業中虧損企業數量。第二步,用虧損企業數量除以行業公司總數,得到行業“內卷度”。第三步,按照各行業的“內卷度”大小排序。
酒店和餐飲業選了17家樣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0家營業利潤為負,“內卷度”為58.8%(10/17=58.8%)。而2021年上半年,這17家公司中僅有4家營業利潤為負,“內卷度”為23.5%。與2021年同期相比,該行業的“內卷度”大幅上升。2022年上半年,17家公司營業利潤合計為8.3億元,而2021年同期,此數值為50.2億元,同比下降83.7%。雖然當期營業利潤合計為8.3億元,但百勝中國(09987.HK)的營業利潤就高達19.5億元。16家公司營業利潤總額為-11.2億元,內卷程度不言而喻。
2022年上半年部分酒店餐飲企業營業利潤
圖源:財經十一人
航空機場行業有14家樣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有11家營業利潤為負,“內卷度”為78.6%(11/14= 78.6%)。而2021年上半年,這14家公司中有7家營業利潤為負,“內卷度”為50%。與2021年同期相比,該行業的“內卷度”顯著上升。
2022年上半年部分航空機場企業營業利潤
圖源:財經十一人
最慘的是景區行業,16家樣本公司2022年上半年營業利潤全部為負,全軍覆沒。“內卷度”為100%。而2021年上半年,這16家公司中僅有7家營業利潤為負,“內卷度”為43.8%。與2021年同期相比,該行業的“內卷度”顯著上升。一個行業的上市公司全部虧損,這在歷史上非常罕見。
2022年上半年部分景區企業營業利潤
圖源:財經十一人
不過,文旅大消費產業遠比這個分法要復雜,二級市場這么定義會讓我們看不清全貌,比如互聯網旅游OTA沒有被劃分進去,一般被劃分進TMT行業,地產雖然不屬于文旅板塊,但基本中國地產都涉足了文旅地產板塊,這個榜單的卷王“地產”也基本屬于大文旅概念,交通與文旅業關系密切,很多景區盈利靠的不僅是門票,還有交通,文旅產業關聯度極廣,十大內卷行業,幾乎占了半壁江山,今年內卷王非文旅莫屬。希望文旅產業觸底反彈吧,已經到了谷底,沒什么可跌的了,再跌,底褲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