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最近文旅業內在廣泛傳播一些聲音,有的非常聳人聽聞,什么“90%以上的文旅項目都會死”,搞得大家人心惶惶,有的似是而非,把一堆概念堆在一起創造出一些華麗的花詞。其實仔細聽,他們只是在講文旅的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比如只講了品牌或者營銷概念,還有一些聲音是在大力吹捧某些看似新穎實則已經老套的概念,比如主理人,似乎主理人是一切文旅項目的“靈丹妙藥”。
我認為這些其實都挺片面的,文旅產業十分龐大而復雜,不是某一類細分領域發展不好就是全產業都不行,比如傳統景區以觀光游為特點,這個需求永遠都在,你以為所有中國人都游覽過三山五岳名山大川嗎?十幾年了,連我這個專業考察員都沒有跑個遍,天天不是在文旅項目現場就是在文旅項目的路上,我的行程可是超過中國99.93%的人,十四億人還有很多人這輩子都沒旅游過呢。
即使是傳統景區,有些其實已經在突破傳統,比如我最近考察黃山,你絕對會被他們升級的住宿、精致的餐食、細致周到的服務、數字化轉型,影視+文旅的創新、入境游的破局甚至對在山頂為員工修建高標準宿舍的種種舉措所震撼。武當山請陸川導演高水平制作了《武當一夢》的駐場演出,相信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我們刻板印象中的傳統景區都在轉變,不能一提體驗游就非得否定觀光游,就像不能狂吹OTA,互聯網新渠道就非得踩死旅行社,這么多年了,旅行社不是還存在嗎?只不過是換了種活法。
再一個是最近在抨擊的古鎮,房地產狂飆突進時代,假古鎮大量建設,的確帶來很多問題,同質化嚴重、業態單一、是在瀕臨死亡或者已經死亡,這個現象觸目驚心,甚至偏遠地區都拿出幾個億來建造了一堆假古城,但如果放在房地產的大背景下,這些假古城不過是冰山一角,死的何止這些假古城,整個地方經濟結構都堪憂,還顧得上你那幾個假古城?問題暴露在這些破磚爛瓦上,但根源不是。
最比如,最近幾年出現“主理人”經濟熱,這些主理人以“個人品牌為核心驅動力,通過個性化、情感化、差異化的方式連接用戶,構建獨特的商業生態”,但請問主理人是個新概念嗎?其實不是,所有小商小販、甚至夫妻老婆店本質上都是主理人,我們要尊重這種形態,但不必神話一種概念,不能認為自營走不通了,主理人能包治百病?主理人也得精挑細選,如果你有強大自創IP如迪士尼那樣,還需要主理人嗎?自己不夠強大,想搭便車,吸引參差不齊的主理人湊在一起,解決原本就病入膏肓的文旅項目或商業可能也是空歡喜一場,最后一地雞毛的不在少數。
我的意思很明確,文旅產業不是一個行業,而是涵蓋幾百個細分領域的復雜經濟系統,文旅加教育、體育、文娛、商業等等,別簡單化看這么復雜的一個體系,具體項目具體分析,同類問題可以合并分析,但文旅的地域產異性又很強,同樣的項目挪挪地方就活了。